8月29日,南沙召开共建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暨广州南沙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动建设推进会。一批涵盖投资基金、创新实验室、科创主体入驻落地等在内的重点项目及平台在会上签约,推动政策、空间、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整合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共建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会上表示,将以深化落实《南沙方案》为牵引、以建设南沙科学城为支撑,依托8平方公里的庆盛片区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更好服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他介绍,自去年9月挂牌以来,社区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可感可知又可喜的成效。
“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示范区定位更加清晰——
社区所在的庆盛片区日益成型,广深港高铁直连香港的高铁班次持续加密,广珠澳高铁项目加快推进,“双15%”税收政策接轨国际,各类国际人才高度集聚,开放度越来越高,整个庆盛枢纽将是“十五五”期间南沙乃至大湾区重点打造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平台。
“前沿转化、联合创新”的大动脉活力十足——
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高效运营,搭建了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等新型组织,引入了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等源头活水,今天我们又与广工共建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科创氛围更加浓厚。
“多元融合、开放包容”的好环境深入人心——
全面对接港澳标准,建成了900多套人才公寓,打造了粤港云谷、粤港智谷等创新载体,落地了全学段港式教育、全流程港式医疗服务,“港式生活圈”的吸引力、竞争力与日俱增。
“这些新成效,让我们有更足的信心、更强的动力,把社区建成湾区品牌。”刘炜说。
当前,南沙正深入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发展,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新质生产力孵化地,实现“立足湾区、超越湾区、引领湾区”的目标。
刘炜表示,接下来,南沙将做好“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文章,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创新体系,推动社区真正成为创新创业者的首选社区。
聚焦建平台,构筑创新创业“枢纽站”
据刘炜介绍,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生命、空天等科学领域,南沙将加快推进港科大(广州)二期、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集聚更多的大湾区高校创新团队。
同时,南沙正谋划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湾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增量平台,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将社区打造成为大湾区源头创新最为集中的区域。
此外,南沙还将在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打造适合海内外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集聚区。“我们将制定更有竞争力的政策,营造更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刘炜说,“创新创业最后能否成功,关键是创富,我们将力争为整个社区创造创富的发展机会。”
聚焦育企业,筑牢新兴产业“强阵地”
近三年,南沙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21.5%、总数突破1300家。接下来,南沙将瞄准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材料、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港科大(广州)、广工研究院和南沙22家新型研发机构的引擎作用,孵化出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深入梳理南沙的重点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建立更多高新技术产业联盟,推动企业相互赋能,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创新创业的团队,只有在产业的大海里面才能存活。”刘炜表示,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建设,需要“产学研用金”联合推进。
“希望各位企业家,无论是做制造的、做服务的,能够为南沙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供应链、产业链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他说,“同时,我们也希望投资机构看好我们创新创业的项目,筛选投资,让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能够真正融合,培育一批上市公司,实现从创新创业到创富的发展。”
聚焦拓开放,畅通跨境合作“新通道”
刘炜表示,南沙将坚持以全球视野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探索制定跨境科研用物资正面清单,推进设备、样本等物资便捷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实施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便利化措施,实现科研要素跨境高效流动。
尤其是,南沙将用足用活“南沙金融30条”,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探索设立港澳风投基金集聚区,支持科技企业跨境融资,让各类跨境科创产业合作项目都能在社区快速落地。据刘炜透露,南沙已与香港投资机构设立目标总规模20亿元的木棉花湾区高校科创投资基金,未来还将与澳门开展基金合作,将通过港澳对外合作平台引进一批国际创新创业团队,在南沙实现产业化。
聚焦揽人才,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建设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国际化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刘炜表示,南沙将树立全范围、全体系、全周期的人才观,真正尊重和服务人才,迭代升级国际人才港政策,每年拿出10亿—20亿元资金设立人才专项,引进全球的高端科学家、高技能人才、跨国公司人才乃至离退休人才,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
“我们将让各类人才在创立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的赛道上各尽其才,让全社会感受到,南沙是一个可以充分施展创新、创业、创富才华的地方,是一个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刘炜说。
聚焦优环境,建设宜居宜业“栖息地”
“我们将更加注重营造符合国际化人才居住、社交需求的硬软环境,拉满身临其境的国际体验感。”据刘炜介绍,南沙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深化实施“青出于南”政策,谋划开办大湾区科技商学院,推出零成本创业空间。擦亮“以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招牌,按照国际社区标准,打造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特色配套,举办年轻化的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15分钟生活圈”,让社区成为各类人才“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理想之地。
在刘炜看来,南沙肩负着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等多重国家战略,而承担起这些使命任务,南沙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真正成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孵化地,因此国际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至关重要。“今天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希望营造‘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让创新创业团队像一颗颗种子落到这片区域,成长为‘参天大树’。”
“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是一种新生态,也是一种新生活方式,也必将是南沙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刘炜表示,南沙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高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在南沙创新发展,引领大湾区建设。“我们诚挚欢迎更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走进南沙,深耕创新创业社区,共同为湾区乃至中国的科创范式书写‘南沙样本’。”
撰文:任燚 李心迪 何倩蓥
摄影:沈重光 王敏杰
统筹:黄少宏
股票配资的最新消息
阳美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